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 中心动态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让世界再次发现山西

发布日期:2020-09-25    浏览次数:


编者按:知名主持人、电视制作人白燕升和山西缘分深厚,曾主持山西卫视大型文化旅游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和《走进大戏台》《伶人王中王》《全国青年戏曲演员擂台赛》《中国梆子十大青年领军诞生记》等戏曲文化节目,并从2017年起担任山西省旅游形象大使,今年又被续聘为山西省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并带领团队入编山西传媒学院。今天出版的《山西日报》和《山西晚报》同时刊登白燕升的文章,白燕升倾情讲述他眼中的山西和山西文化旅游,对山西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传播传统戏曲艺术一直是我想做和必须做的一件事。1991年毕业参加工作,1996年走进电视戏曲,从此与电视戏曲难解难分。2015年,《走进大戏台》让我开始了与山西的缘分,也开始了与山西戏曲和文旅的缘分。后来又与山西卫视合作了《人说山西好风光》和《伶人王中王》《全国青年戏曲演员擂台赛》《中国梆子十大青年领军诞生记》等。《人说山西好风光》后,有幸担任山西省旅游形象大使。今年携团队入驻山西传媒学院,注定与山西难解难分。

我对山西的印象

出生长大在河北黄骅,工作在北京,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华北平原。从华北平原西上太行山,就到了山西。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表里河山是他最美的底色,西南部是母亲河黄河的温柔臂弯,东部是天然屏障太行山,吕梁山纵贯黄河左岸,大清河、滹沱河、桑干河、漳河向东流出太行山注入海河,与华北平原同属海河流域,西部的汾河、涑水河、沁河则奔腾着向西向南汇入了黄河,黄河、海河最终都注入渤海。两山七河的地理阻隔造就了山西相对独立的人文环境,使得山西保留下了全国价值最高、数量最多的国保、古建,是无数热爱古建的人心驰神往之地。近几年,因为人说山西好风光,我几乎走遍了山西的每个景点,也去了很多古镇古村落。巍峨秀丽的山水、人迹罕至的边塞、雄伟壮观的古建、不畏牺牲的战士、精益求精的匠人给了我太多的视觉、心灵上的震撼,让我身临其境感受了晋善晋美的品质和内涵。大山,一面是悦目的风景,一面却是流通的阻碍。今天,发达的道路工程技术遇山开山,遇沟架桥,让出行变得越来越快捷。但在太行山里,有一个村子的出山路却是村民自力更生用30年时间一锤一钎凿出来的,这就是陵川锡崖沟村7.5公里的挂壁公路。这样的挂壁公路太行山里共有七条,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太行山真实上演,真是了不起。太行山一路向南,绝于黄河。九曲黄河流经9个省份,偏偏只有在进入和离开山西的时候拐了两个90度的大弯。黄河在山西留下了很多让人心驰神往的符号,雄浑壮阔的壶口瀑布、形似太极的乾坤湾、金庸小说里人来人往的风陵渡口,还有招待了无数商贾的水陆码头临县碛口古镇。

古往今来,安定繁荣的经济社会生活离不开稳定的边防。明代为防御蒙古南侵,在国界北线修建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边墙,今称长城。时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现在大同、朔州、忻州还遗留着破败的古长城。我去过山西很多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一次在朔州广武的一段古长城,当地的牧民马海指着远处告诉我那是杨六郎当年养马的地方。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同样是明初,由于连年战乱,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北部等大片地域人迹罕见,土地荒芜,而山西社会安定,人丁兴旺。为江山社稷,政府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基本国策,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期,先后从山西及河北正定(以山西为主)招募了共100多万人移民,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由全省各地先集中至洪洞大槐树,再迁往各地。于是,洪洞大槐树成为全世界1亿多移民后代心目中的故乡,也是全国唯一的以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从1991年起,这里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举办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至今已经举办三十届。

第一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举办的那一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横空出世,这部电影的拍摄地是乔家大院。15年后,乔家大院同名电视剧的热播,让很多人知道了乔家大院,从此乔家大院成为热门旅游地。各种大院的主人是称雄商界五百年的晋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让明清的山西一度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1937年夏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平津很快沦陷,日本侵略者打到了河北、山西,八路军总部和115120129三个师来到山西建立抗日根据地。八年后,日军投降,八万人进太行,八十万人出太行。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平型关战役遗址等大大小小的抗战旧址,想起那段热血的抗争史,八尺男儿忍不住眼含热泪。

中国传统文化集儒释道于一身,在中国,佛寺、道观、俗庙数不胜数,很多山头都建有寺庙,而在这中间,最有名的就是山西的五台山。在这里,我见到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建筑,见到了虔诚的修行者和朝拜者。站在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的佛光寺前,看着眼前这座历经1000多年仍然屹立的唐代佛教建筑,让我体会到山西的厚重和精致。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城市文明从古到今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太原、大同、祁县、平遥、新绛、代县,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抒写着不同时代的城市的独特魅力。省城太原地跨汾河两岸,城市风貌既时尚现代,又古朴庄重,漫步汾河公园,蓝天碧水、场馆建筑、花草树木,绘就了一幅锦绣太原城的名城画卷。而在平遥,观赏到的是几百年前原汁原味的明清县城,让人体验一把穿越的感觉。这座以现代生活方式活着的古城,生动展现了中国古城的营建智慧、军事防御、宗教信仰、经济社会形态,是一座活着的古代城市的博物馆。

相比城市,镇、村和建筑单体更容易在历史风云动荡中幸存。在山西,目前共有11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国第一),550处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第五),531处国保单位(全国第一)。这组数字足够说明山西文化资源之丰富。

换一种理念导游山西

山西拥有傲人的文旅资源,但旅游发展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整体来说有三个感受:第一,体验感差。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和服务上,通往一些景区的道路还很破,景区内部停车场、食宿等基础服务也比较一般,不能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甚至去五台山、壶口瀑布等省内一级景区,都会有私自招揽游客等服务不规范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在景区文化体验上,很多景区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观光阶段,缺乏建设体验性的项目。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没有让游客参与进来。第二,传播率低。比如山西的古镇古村落,无论从数量质量,都是国家级的,特征明显,北方少有。但大家只耳熟南方浙江的乌镇、安徽的宏村等,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第三,文化IP大,效益流量小。山西的华夏古文明”“地上文物看山西”“古建博物馆的印象深入人心,但在文旅资源的转化过程中,带来的游客流量与经济效益和广东、浙江等旅游大省还有很大差距,2019年旅游综合竞争力在全国31省区市(不含港澳台)中排名第20名,与文化大省的名气很不匹配。

山西是文化大省,但还未成为旅游大省,归根结底是文旅融合不够的问题。近两年,文旅融合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山西要蹚出一条新路,就要在对文旅的认识上转变观念,文化和旅游就是两只翅膀,协同振翅,才能翱翔云外,反之不能起飞。要做到文旅深度融合,让世界再次发现山西。

山西的景点背后是连贯的丰富的多样的中国历史,要换一种理念导游山西,从根本上要换脑换心,转变价值观、资源观。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的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就是将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做关联,既凸显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又阐明了文旅之间的逻辑关系。发展定位上,要搭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文化自信这趟车,依托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山西文旅大有可为。游读新山西,品味古中国,山西将成为世界新一线旅游目的地。

让戏剧成为山西文旅的红娘

作为山西省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和山西传媒学院白燕升戏曲研究传播中心主任,文化旅游和戏曲两个领域在我身上交织到了一起。山西是文化大省,也是戏曲大省,两者水乳交融。比如戏曲与历史的结合体——古戏台,全国仅存的十几座金代、元代戏台全在山西。而在三晋大地有物、有迹可循的戏曲故事发生地,更比比皆是。在这里可以唱一出文化与旅游比翼双飞,花好月圆的好戏。

早在几年前,我就开始酝酿一档融媒体节目,名字就叫《听戏、观景、话三晋》。在节目中以戏为媒,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介绍山西的好风光。比如运城永济普救寺,我们自然就引出《西厢记》。在普救寺里讲这出戏曲故事,在故事发生地,欣赏各个剧种名家唱《红娘》;在藏山,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地,全国几十个剧种都在唱这出戏。我在藏山边走边讲这个忠义故事,然后在此情此景中听《程婴救孤》;在洪洞县,这里有全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监狱,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2007年我曾带着11个剧种的名家在洪洞县唱《苏三起解》。这档节目里,我们去游览洪洞的好风光,看看监狱,聊聊苏三与崇公道,再听听那一段段经典唱腔。戏文中的山西好风光太多太多了,杨家将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山西,可以说处处有真迹,处处都能唱忠孝节义的大戏。太原的中华傅山园里,要边唱晋剧《傅山进京》,边为观众讲述傅山的乐善好施、渊博学识、民族气节……

要让戏剧发挥山西文旅的红娘作用,就得通过传播不断扩大戏剧的影响面,全方位提升人才素养。在山西传媒学院这个平台上,我的团队将会在校内校外开展一系列戏曲研究传播实践活动,通过展演、电视节目等多种方式推动山西戏曲走出去,或将举办全国大学生戏曲节戏曲高端论坛,或将创办全新期刊《梨园中国》,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向更多的非专业人士普及戏曲教育,提升全民戏曲文化素养。以戏剧为钥匙,解锁山西文旅发展的新未来。